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& Pixabay & Pexels &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

學會歷史

       中華醫學會於1915年創立於上海,首任會長為顏福慶博士。當年十月正式對外宣佈本會定名為中華醫學會,並發行中、英文之中華醫學雜誌。1916年在上海舉行第一次會員大會及演講會,其後每兩年舉行大會一次並改選理監事及總幹事。由19151936年間共有十位理事長,其中包括顏福慶、林可勝、劉瑞恆、林宗陽等著名學者。


       19361945年間,由於抗日戰爭會務停頓,僅在後方有醫學教育的地方﹐如成都、重慶、昆陽、貴陽等地自行籌設中華醫學會支會,定期做學術報告。抗戰勝利後,翌年召開會員大會由於內戰已起,無復當年盛況。


       民國三十八年,政府遷臺,四十年大陸來臺會員邀集在台醫界人士共籌復會,推舉劉瑞恆先生為理事長,重整會務。旋劉氏去美,乃先後推選盧致德、吳靜、張先林、彭達謀、顏春輝、鄧述微等諸位先生先後繼任,惟此期間國內財力正絀,會務難以推展。迨民國六十八年,舉行在臺第十一屆會員大會﹐選舉鄒濟勳先生為理事長,更張學會章程,加強理監事陣容,如期召開會員及學術演講大會,學會功能獲得發輝,終能重振活力。


       中華醫學雜誌自四十三年起復刊,其後由季刊而雙月刊,民國七十一年起,由雙月刊再改成月刊。鄒氏之後,于俊先生、羅光瑞先生、程東照先生分別繼任理事長,會務在穩定中維持進步,雜誌在定期中出版發行,並以高品質的好評連年獲得國科會的肯定與補助。


       本會目前為國內最大醫學團體之一(2004年之前為世界醫學會(The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)之正式會員),致力於服務人群,達到最高水平的醫療倫理與醫學發展,其宗旨在於提升我國國際地位,聯合各醫師會員,維持醫界道德,增進醫學科學之知識;本會每年舉辦的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百餘人蒞臨演講,對於專業醫學知識與社會醫療品質的提升貢獻良多。

 

 

回到最上